「從日本禪意到北歐溫暖:兩種風格教你打造理想居家」
- Hello P
- 4天前
- 讀畢需時 4 分鐘
為什麼侘寂風與北歐風越來越受歡迎?
在現代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今天,人們開始渴望回到更真實、更舒適的生活環境。侘寂風和北歐風,雖然分別源自日本與北歐,但它們都用「簡單」對抗外界的喧囂,成為許多人打造家的首選。
生活節奏改變帶來的審美轉向
疫情、遠距工作與高壓生活,讓我們更重視居家的舒適度。空間不再只是居住的地方,而是生活品質的核心。
侘寂與北歐的共同核心:簡約與真實
兩種風格雖然外觀不同,但都強調天然材質、簡潔設計與真誠氛圍,這也是它們跨越文化差異而被全球喜愛的原因。
什麼是侘寂風?

侘寂風(Wabi-sabi)源自日本,是一種源於禪宗哲學的美學觀,強調「不完美之美」、「無常之美」。
起源與文化背景(日本禪意美學)
它來自日本茶道與園藝的精神,將時間的痕跡與天然的不規則視為美。
核心理念:不完美之美
侘寂風強調「簡樸」與「真實」,不追求華麗,反而欣賞裂痕、褪色與粗糙感。
侘寂風的色彩與材質選擇
色彩多為泥土色、灰色、亞麻色,材質多採原木、石材、麻布、手工陶器。
侘寂風的空間元素與家具配置
家具線條簡單、低矮,擺放間距大,留白多,強調空間的呼吸感。
什麼是北歐風?

北歐風(Scandinavian Style)來自丹麥、瑞典、挪威等國,受到當地長冬少日照的影響,設計重點放在光線利用與溫暖感。
起源與文化背景(斯堪地那維亞生活哲學)
北歐人注重「Hygge」的生活理念,讓家成為溫暖、放鬆的避風港。
核心理念:功能性與溫暖感
強調實用性、自然光線與簡單舒適的家具。
北歐風的色彩與材質選擇
以白色、淺灰色為基底,搭配溫潤木色與柔和的紡織品。
北歐風的空間元素與家具配置
家具多以簡潔直線與弧角混搭,強調功能性與多用途。
侘寂風 vs 北歐風的美學比較
比較項目 | 侘寂風 | 北歐風 |
色彩運用 | 【大地色系】如泥土色、灰色、亞麻色 | 【淺色系】以白色、淺灰色為主,搭配溫潤木色 |
材質選擇 | 偏好【天然、粗糙】材質,如原木、石材、麻布 | 偏好【光滑、溫潤】材質,如淺色木材、柔軟紡織品 |
氛圍營造 | 傾向【靜謐、沉穩】,強調不完美與時間痕跡 | 傾向【溫暖、明亮】,營造舒適與放鬆的居家感 |
空間感 | 重視【留白與不對稱】,空間呼吸感強 | 注重【功能性與實用性】,空間布局簡潔且多用途 |
光線運用 | 喜歡利用【陰影與柔和光線】製造層次 | 強調【自然光的最大化】,室內明亮開闊 |
如何在家中實踐侘寂風與北歐風
事項 | 侘寂風實踐重點 | 北歐風實踐重點 |
牆面與色彩 | 使用【低彩度泥土色系】牆面,如灰色、米色等 | 以【白色基底】為主,搭配柔和中性色,如淺灰、淺藍等 |
地板與材質 | 採用【天然粗糙材質】,如原木地板、石材 | 使用【溫潤光滑木質地板】,營造溫暖舒適感 |
家具風格 | 簡約且低矮,線條【樸實自然】,留有足夠空間呼吸 | 簡潔線條結合功能性,家具多為【多用途】且注重實用性 |
裝飾與擺件 | 喜歡【手工感與自然元素】,如陶器、竹編、枯枝等 | 偏好【柔軟紡織品與簡約裝飾】,如羊毛毯、素色抱枕等 |
空間布局 | 注重【留白與不對稱】,避免擁擠,讓空間有呼吸感 | 注重【功能分區明確】,注重收納與多功能空間利用 |
光線運用 | 利用【柔和陰影】,營造沉靜氛圍 | 強調【最大自然光】,搭配簡潔燈具提升明亮感 |
侘寂風與北歐風的適合族群

侘寂風特別適合那些喜歡靜謐、內斂、有深度生活哲學的人,不追求華麗浮誇,而是喜歡簡單且真實的事物。
⮕追求心靈寧靜,喜歡在家中找到放鬆與療癒的人
⮕對日本文化或禪學有興趣,希望生活中融入東方哲學的愛好者
北歐風則強調「功能性」與「溫暖感」,非常適合重視生活便利與舒適度的人群,喜歡明亮、簡潔的環境,且注重家具的多用途與空間利用效率。
⮕需要高效收納與空間規劃的家庭或小家庭
⮕喜歡簡約風但又不希望空間冷冰冰,喜歡溫暖氛圍的人
找到屬於你的風格

侘寂風與北歐風沒有誰優誰劣,重點是找到與自己生活節奏、性格、習慣最契合的那一種。你可以單純選擇,也可以混搭,讓空間反映你的生活故事。
FAQ 常見問題
Q1:侘寂風與北歐風哪一種更好打理?
北歐風因為明亮色系與簡潔設計,清潔會相對輕鬆。
Q2:可以用小預算打造這兩種風格嗎?
可以,選對顏色與材質,小物件也能營造氛圍。
Q3:侘寂風會不會讓家看起來太冷清?
搭配溫暖燈光與布藝,就能避免過於冷調。
Q4:北歐風適合台灣的潮濕天氣嗎?
可選防潮木材與透氣紡織品來適應氣候。
Q5:混搭會不會失去各自的特色?
適度混搭反而能讓空間更有層次與故事感。
Comments